引經據典話走路

作者:希天

作名词解为“徒步行走”;例如:我每天走路两小时。作动词解作为“开除”,“解聘”;如再做不好就请走路!也可作形容词解为“逃跑”;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只见土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謢。又见军士腰下各束包裹。瑜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遂下将台号令。”

上述的走路是大家都知晓的,众人也都会的,那走路又与修行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由佛教经典中说起!

走路在佛教中的相关辞中有经行,神足及四威仪中的行。 在这些叙述中,若仅指吃饱饭后走走路或四威仪的行住坐卧,那健康专家及仪态美姿专家都已经够了,佛陀又何必一再强调呢?让我们看以下的结论。

“经行”在梵语为Kramana,巴利语为Kamana;在佛陀时代即定有“饭食经行”的规矩。吃了饭后,需走路用功。据闻在以前印度寺院中皆有“经行道”,且“经行道”不得少于25步,长度则无限制,愈长愈好。佛陀重视经行,比丘无论老了,病了,佛陀都要他们经行。甚至为了那些难于行走的比丘们,就在经行道的两旁绑了绳子。让他们可以扶着走。但时间一久,常有手磨破出血的情状。佛陀便开了方便,把一节一节的竹筒套在绳子上,扶着竹筒走,手就不会在磨破皮了。

如今中国的寺院,已设有经行的名词,只有跑香,念佛,绕堂来替代经行了,且部份的人认为经行晏坐交互施行以净五盖。

在佛经中除饭食经行外,其它处亦可见经行一词。如《贤劫经》中除饭食经行外,其他处亦可见经行一词。如《贤劫经》中间问及“何谓菩萨常备道心,断除非法,奉行等业,消除众结。修三品,一经行,二住立,三坐定。化诸不调,从是超越,令其精进而无暇秽。”《维摩诘经》中,“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

近代亦有经行禅思,立定禅思,狮子卧禅思之说。究其义,不外乎行、住、坐、卧。然此看似简单的行、住、坐、卧,是否隐藏了什么秘密?又为什么以行为首?此四者的顺序是否也有什么意义?其实这看似简单人人都会的四威仪在佛道二家都有提及且注重。

《佛说尊那经》中提及“有大尊者名曰尊那,问无尽功德还可得不?世尊告大尊者尊那言,此无尽功德甚深微妙名称普闻。若人归心获大果报。此功德乃有七种,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何等为七?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布施园林池沼,允四方众僧经行游走。尊那,此是第一无尽功德。有大果报得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在《圆觉经》中普觉菩萨问禅病时佛陀亦提及四威仪。“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及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杂阿含经》卷第八“如是我闻,一时…,尔时,世尊为千比丘作三种示现教化,云何为三?神足变化示现,他心示现,教诫示现。神足示现者,世尊随其所应,而示现入禅定正受。陵虚至东方,作四威仪,行、住、坐、卧,入火三昧,出种种火光,青、黄、赤、白、红、颇梨色;水火俱现,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围四方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作种种神变化已,于众中坐,是名神足示现。”

由以上经文我们可以略窥一二。经行,神足,四威仪等,决不是我们日常所谓的走路。若只是我们一般的走路,那佛陀又何必一再强调,甚或示现?若走路仅仅为仪态,健康及清除五盖。那又如何会有无尽功德?有怎能常现清净?

在我初次接触走路时,记得老师曾说过“只要开始走路,一切都将会自然展现。”就这样,我开始了与修行有关的走路。刚开始并未觉得有任何不同,但在一段时期的走路之后,现象确实就自然展现。身体的健康状况,逐一好转,不再经常生病。从小的弯腰驼背现象也自然消失。在更持续的走路之后,心境也随之不同。对周遭的事物,心情的起伏,喜、怒、哀、乐的影响,都与我有了距离。心也不再随外境而上下起伏,一刻也无法清净自主。

随着走路经验的累积,慢慢地发生了笔墨难以形容的经验。种种奇妙自然展现。例如,觉察到气修补身体的过程,窥见了自己本性的神妙特性,毛孔放光,体悟到天地的脉动及体内气的冲击。然而,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仍然持续不间断的走路。

现在我可体认到修行的确是从行、住、坐、卧的顺序做起。我无法以有限的言语形容出这走路的奥妙。或许当你也开始走路之后,必定能清楚明白这自然展现的一切奥秘。

本文张贴于 2005 年 6 月 27 日 Monday 10:00 am 归档于 修行心得, 心得 2005. 您可透过 RSS 2.0 追踪此文的回响. 目前暂时不接受回响, 但您可从您的网站 trackback.

回响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