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經藏

釋迦牟尼佛是徹底的覺悟者。
世尊的經典是覺醒的經典。
佛陀走過的路是徹底覺悟之路。
信任佛、 向佛學習、走佛走過的道路。

不讀佛經,怎解佛意,聞思不解,如何修行。
佛法經典,為數浩瀚,字義無量,法味重重,初學難入。
為了更精確地了知佛意,我們勢必要深入經藏。
為了不至違背佛意,我們謹慎地遵守佛的戒定。心內行是佛法,心外行是外道。

本欄目
以覺照為基準解讀經藏。
以心內行為方向來深入經藏。
以無所求無所得為方便。
力求達到,言說不離自性。若有解譯應與實修相結合。

以上是本網站要求自身的方向與外界無關。

善 與惡是所有人,所有宗教,都在關心的問題。但由於向內、向外的觀察方向有異,解釋定會不同。向自心內觀察,亦由於深廣不等,各自表達仍有很大差別。世間法 之善惡,但有言說卻無實義。出世間法,不思善不思惡。即不可以於觀察中區別善惡,若有區別已無觀察。既然世間法、出世間法所談善惡都無實意 ,何以七佛同說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七佛是: 毘婆尸佛 尸棄佛 毘舍婆佛  拘留孫佛 拘那含佛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毘婆尸佛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尸棄佛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毘舍婆佛偈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拘留孫佛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同。

迦葉佛偈曰:
一切眾生心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由上可見諸佛所說善惡如幻與世間執著善惡為真。是不同的。

凡夫以貪瞋痴為基礎談善論惡。
修行人以愛見修善離惡。
羅漢以無我證善斷惡。
佛菩薩以覺知自己比喻為善,以不覺知自己比喻為惡。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是在告誡我們要保持身口意的覺知。在修行次第上相當於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 、 又名四意斷、亦名四正勝。

亦即是

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
對未生之惡更使不生而勤精進。
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
對已生之善為使增長而勤精進。
以上對清淨身語意來說,於所有方法中,此為最勝,故亦名四正勝。

於大安般守意經中,佛說: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名為。安般守意就是清淨無為。清淨無為具體地實修,即是安般守意。佛言安般守意有十黠:
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四諦。是為十黠成。謂合三十七品經為行成也。

數息斷外。相隨斷內。
意亂當數息。意定當相隨。意斷當行止。畏世間當觀。不欲世間為還。念斷為淨。
何以故數息。不欲隨五陰故。
何以故相隨。欲知五陰故。
何以故務止。欲觀五陰故。
何以故觀陰。欲知身本故,何以故知身本,欲棄苦故。
何以故為還。厭生死故。
何以故為淨。分別五陰不受故。

數息為四意止。相隨為四意斷。止為四神足。觀為五根五力。還為七覺意。淨為八行也。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中
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未生惡法不令生。勸意治行精進攝意。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攝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已生惡法即得 斷。若惟行未生善法便發生。及已生善法立不望增行得滿。勸意治行精進攝意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斷。

諸惡莫作
於身語意不可以放逸,於身語意若已經放逸的要覺知,令其修止。
尚未放逸的令其不放逸。

眾善奉行
所有對身語意的覺知覺照都需勇猛精進,練習覺知,培養覺知,
保持覺知,令不間斷。

自淨其意
如此亦可逐漸以智慧明,破諸癡闇,淨息心意。

是諸佛教
遵此而行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共同所教。
佛言佛意深無極。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為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佛言。縱此心者喪人善事。

以上多處可以明確看出佛所說善,其意為攝心,不攝心為不善。
覺察身語意為善,於身語意放逸、懈怠、不加攝治者為惡。

諸惡莫作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保持身不放逸。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保持語不放逸。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保持意不放逸。
如此念尚不起,意從何生,意尚不生,怎念惡行。

眾善奉行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身行知身行,身住知身住,身坐知身坐,身臥知身臥。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語時知語,默時知默。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意生時知意生,意住時知意住,意息時知意息。
覺照不斷諸苦自滅眾善普會。

自淨其意

以智慧光普照身心,愛欲自斷,心意自淨。

是諸佛教

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保持覺照。不離自性。
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
無念無作。非修非証。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是諸佛的真實所教。